物种 | 饴糖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解》·卷四\谷菜部 |
中文名 | 饴糖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叶桂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饴糖·《本草经解》·叶桂 |
更多 | 作者:叶桂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 |
气大温.味甘.无毒.主补虚乏.止渴.去血.饴糖气大温.禀天春和之木气.入足厥阴肝经.味甘无毒.得地中正之土味.入足太阴脾经.气味俱升.阳也.肝者生生之脏.生气生血之经也.脾者后天之本.万物之母也.饴糖气温达肝.肝气升.则阳气充.味甘益脾.脾血润则阴气盛.所以主虚乏也.味甘益脾.脾阴足则渴止.气温温肝.肝藏血.血温则瘀者行.所以去血也.
【制方】
饴同白芍、甘草、桂枝、生姜、大枣.名建中汤.治肝脾血不足.同川椒、炮姜、人参.名大建中汤.治腹痛不可触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