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瓠子(甘瓠、甜瓠)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瓠子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10-27 投稿人 : 城恩 点击 :
物种 瓠子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
中文名 瓠子
拉丁名 Hù Zǐ
英文名 pericarp of Hispid Bottle Gourd
别名 甘瓠、甜瓠、净街槌、葫芦、龙密瓜、天瓜、长瓠、扁蒲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处 1.《唐本草》:瓠味皆甜,时有苦者而似越瓜,长者尺余,头尾相似。与甜瓠蒌体性相类,啖之俱胜冬瓜。
更多 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瓠子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enaria siceraria (Molina) Standl. Var. hispida (Thunb.) Hara [Cucubita hispida Thunb.]采收和储

《中华本草》:瓠子

拼音注音

Hù Zǐ

别名

甘瓠、甜瓠、净街槌、葫芦、龙密瓜、天瓜、长瓠、扁蒲。

英文名

pericarp of Hispid Bottle Gourd

出处

1.《唐本草》:瓠味皆甜,时有苦者而似越瓜,长者尺余,头尾相似。与甜瓠蒌体性相类,啖之俱胜冬瓜。

2.《群芳谱》:瓠子,江南名扁蒲。就地蔓生,处处有之。苗、叶、花俱如葫芦,结子长一、二尺,夏熟。亦有短者,粗如人肘,中有瓤,两头相似。味淡,可煮食,不可生啖,夏月为日常食用,至秋则尽,不堪久留。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瓠子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enaria siceraria (Molina) Standl. Var. hispida (Thunb.) Hara [Cucubita hispida Thunb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生境分布

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

原形态

一年生攀援草本。茎、枝具沟纹,被粘质长柔毛,老后渐脱落。叶互生;叶柄长达20cm,被毛;顶端有2腺体;卷须纤细,上部分2歧;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,长、宽均10-35cm,不分裂或稍浅裂,边缘小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花白色。雄花花萼筒漏斗状,裂片披针形,花冠裂片皱波状;雄蕊3,花室折曲;雌花花萼和花冠似雄花;子房圆柱状,密被粘质长柔毛。果实粗细均匀而呈圆柱状,稍弯曲,长60-80cm,绿白色,果肉白色。花期7-8月,果实8-9月。

化学成分

果实含葫芦苦素(cucurbitacin)D[1].

药理作用

人服用煮熟的果实后20-40min可引起呕吐,9h后发生包性胃痛和腹泻,18h后恢复。分析结果提示与瓠子果实中葫芦苦素D含量高有关[1]。

性味

味甘;性平

注意

《千金·食治》:扁鹊云,患脚气虚胀者,不得食之。

功能主治

利水;清热;止渴;除烦。主水肿腹胀,烦热口渴;疮毒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鲜者60-120g;或烧顾性研末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各家论述

1.《千金·食治》:主消渴恶疮,鼻口中肉烂痛。

2.《唐本草》:通利水道,止渴消热。

3. 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主利大肠,润泽肌肤。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