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黄药子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纲目》·草部 |
中文名 | 黄药子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木药子、大苦、赤药、红药子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明(公元 1578 年)·李时珍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黄药子·《本草纲目》·李时珍 |
更多 | 《本草纲目》共五十二卷,收载药物 1892 种,附药图 1000 余幅,并载附方 10000 余。 |
「释名」木药子、大苦、赤药、红药子。
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项瘿。用黄药子一斤,洗净,锉细,泡酒一斗,每日早晚饮酒一杯。忌一切毒物,并须戒怒。
2、咯血、吐血。用蒲黄、黄药子,等分为末,放手掌上,频频舐食。又方:用黄药子、汉防已各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饭后服,小麦汤调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3、天泡水疮。用黄药子研末涂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