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印度菩提树皮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印度菩提树皮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8-21 投稿人 : 朵杜 点击 :
物种 印度菩提树皮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
中文名 印度菩提树皮
拉丁名 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
英文名
别名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生态环境:现我国南部各地有引种栽培,多植于寺院、庭园或温室栽培。资源分布:原产印度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更多 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菩提树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religiosa L.采收和储藏:常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[3]。

《中华本草》:印度菩提树皮

拼音注音

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

出处

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菩提树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religiosa L.

采收和储藏:常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
[3]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现我国南部各地有引种栽培,多植于寺院、庭园或温室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原产印度。

原形态

常绿大乔木,高10-30m。全株无毛;分枝扩展;幼时常附生于其他树上。单叶互生;叶柄纤细,长6-13cm;叶片革质,三角状卵圆形,长8-18cm,宽5.5-13cm,先端急尖并延长成长尾状,基部截形或微心形,全缘或微波状;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干时有极微小的小瘤体;基生脉3-5条,侧脉6-8对,网脉小而明显。隐头花序,单生或成对胶生,近球形,成熟时直径约1cm,基部具苞片3-4枚,无总花梗;雄花、雌花和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;雄花生于花序托内壁近口部,少数,无梗,花被片3枚,雄蕊1;雌花花被片5,花柱侧生;瘿花似雌花,但较多数,很多花被缺,子房具柄,粗稍长。花、果期全年。

化学成分

含树脂和痕量的生物碱[1],皂甙[2]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和胡萝卜甙(daucosterol]

药理作用

1.降血糖作用 提取液口服,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,有降血糖作用。树皮中提出的成分Phytosterolin对兔、小鼠有中枢兴奋作用,能增加体温及氧消耗,并能降低血糖。

2. 解痉作用 树皮的热水提取物对多种动物的小肠及子宫平滑肌有松弛、解痉作用,能阻断乙酰胆碱对心血管的作用;预防乙酰胆碱和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的哮喘。

功能主治

止痛;固齿。主牙痛;牙齿浮动

用法用量

外用:适量,捣汁漱口。

各家论述
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树皮的汁漱口,治牙痛,固齿龈。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