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蜢臂兰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蜢臂兰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鸡腿莲、过天涯、落山脚、山槟榔、上石虾、石壁风、老虎牙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a corneri Reichb.f.[E.goldschmidtiana Schltr.;E.septemlamellaHayata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蒸后晒干。 |
拼音注音
Měnɡ Bì Lán
别名
鸡腿莲、过天涯、落山脚、山槟榔、上石虾、石壁风、老虎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a corneri Reichb.f.[E.goldschmidtiana Schltr.;E.septemlamellaHayata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蒸后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原形态
半柱毛兰,附生植物,高20cm以上。全株无毛。假鳞茎近聚生,卵形或长圆形,长2-6cm,粗1-3cm,基部被鞘状叶。顶生叶2枚,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为柄。花葶单一,侧生于假鳞茎顶端,高度短于叶。基部被鞘;总状花序点垂;苞片极小;花黄绿色,唇瓣浅白色带紫色斑点;中萼片卵状三角形,长约1cm,宽2mm,先端渐尖;侧萼片镰状三角形,宽于中萼片;萼囊短、钝;花瓣狭披针形,与萼片近等长,宽1.2mm;唇瓣3裂,长7mm,侧裂片半圆形,宽约2mm,中裂片卵状三角形,长于侧裂片,唇盘上表面从基部至中裂片先端纵贯三条褶片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滋阴清热;生津止渴。主热病伤津;烦渴;盗汗;肺结核;瘰疬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