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香根芹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香根芹 |
拉丁名 | Xiānɡ Gēn Qín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灌木林及草丛中。分布西藏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 |
更多 | 为伞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。8~9月采挖,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根芹
拼音注音
Xiānɡ Gēn Qín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伞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。8~9月采挖,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于灌木林及草丛中。分布西藏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0~60厘米。根粗硬,有香气。茎直立,上部稍分枝,有白色柔毛或无毛。叶为2回三出式复叶,末回羽叶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~3厘米,宽1~1.5厘米,边缘有粗锯齿或浅裂,两面有柔毛;叶柄长5~26厘米。伞形花序顶生;花白色。果实线状倒披针形,有伏生向上的白色刚毛,顶端有2宿存花柱。
化学成分
同属植物含多炔化合物。Osmolorhiza aristara(Thunb.)Mak.et Yabe的干燥根茎含紫茎芹醚、1-烯丙基-2,4-二甲氧基苯、茴香醚、o-甲基胡椒酚、茴香醛、2,4-二甲氧基苯甲醛、甾醇。
性味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散寒发表,止痛。治风寒感冒,头顶痛,周身疼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