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罗浮柿根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罗浮柿根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黑浮柿根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1450m的山坡、山谷疏林下及密林、灌丛产,或溪旁、水边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菊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。 |
拼音注音
Luó Fú Shì Gēn
别名
黑浮柿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1450m的山坡、山谷疏林下及密林、灌丛产,或溪旁、水边等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菊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原形态
乔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20m。树皮黑色,片状剥落。枝灰褐色,散生长圆形皮孔,嫩枝流生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cm,嫩时疏被短柔毛,先端有很狭的翅;叶薄革质,长椭圆形,长5-10cm,宽2.5-4cm,先端短渐尖或钝,基部楔形,边缘微背卷,上面有光泽,深绿色,下面绿色,干时上面常呈灰褐色,下面常变棕褐色;中脉下面凸起,侧脉每边4-6条。雄花序短小,腋生,下弯,生锈色绒毛;雄花带白色;花萼钟状,有绒毛,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开放时近壶形,4裂,裂片卵形,反曲;雄蕊16-20,着生在花冠管基部,每2枚合生成对,腹面1枚较短;花梗2mm。雌花腋生,单生;花萼浅杯状,外面被伏柔毛,内面密生棕色绢毛,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近壶形,长约7mm,内面有浅棕色绢毛,4裂,裂片卵形,先端急尖;退化雄蕊6;子房球形,花柱4,通常合生至中部,有白毛;花梗长约2mm。浆果球形,直径约1.8cm,黄色.有光泽.宿存萼近平展,方形,内面生绢毛,4浅裂。花期5-6月,果期11月。
性味
微苦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健脾利湿。主纳呆;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