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匙叶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匙叶草 |
拉丁名 | Chí Yè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海赤芍、海萝卜、海金花、土地榆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海滨地带。分布我国沿海各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福建中草药》 |
更多 | 为白花丹科植物补血草的根或全草。根全年可采;全草夏、秋采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匙叶草
拼音注音
Chí Yè Cǎo
别名
海赤芍、海萝卜、海金花、土地榆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福建中草药》
来源
为白花丹科植物补血草的根或全草。根全年可采;全草夏、秋采。
生境分布
生于海滨地带。分布我国沿海各地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肉质,肥厚。茎单一,高20~40厘米,下部呈红色。根生叶簇生呈莲座状,匙形,长3~5厘米,宽1.3~1.7厘米,先端钝,有一突尖,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,基部及叶脉呈红色,无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多次两歧分枝,分枝处有苞片2枚,披针形,淡棕色:花侧生,数朵密集成穗状,每花具椭圆形的苞片;花萼白色,漏斗状,缘部5浅裂,折叠;花瓣5,淡黄色;雄蕊5,生于花冠基部;花柱5,分离。果实具5棱,包于宿萼内。
性味
苦,微寒。
功能主治
祛湿,清热,止血。
复方
①治痔疮下血:鲜匙叶草根二两,猪肉水炖服。
②治脱肛:鲜匙叶草全草四两,水煎坐浴。
③治湿热便血及血淋:鲜匙叶草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
④治血热月经过多:鲜匙叶草根一两。水煎服。
⑤治湿热带下:鲜匙叶草根五至七钱。冲糖五钱,水煎服。
⑥治背痈:鲜匙叶草根二两,酒炖服;渣调糯米饭捣烂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