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中间骨牌蕨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中间骨牌蕨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石瓜米、仙人指壳、金星蕨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200m的山坡林下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中间骨牌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dogrammitis intermedia Ching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 |
拼音注音
Zhōnɡ Jiān Gǔ Pái Jué
别名
石瓜米、仙人指壳、金星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中间骨牌蕨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dogrammitis intermedia Ching
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200m的山坡林下岩石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原形态
植株高3-7cm。根茎纤细,长而横生,疏被棕色、基部阔卵形、向上急缩成钻形的鳞片,有粗筛孔,边缘有粗牙齿。叶二型;有明显的短柄;营养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3-8cm,中部宽1.2-1.5cm,向上渐狭,钝头,向下楔形并下延,全缘;孢子叶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与营养叶等长或过之,宽不到8mm,全缘;中脉明显,两面隆起,两侧各有3行网眼,不显着;叶下面疏生鳞片。孢子囊群大,近圆形,中脉两侧各有1行,成熟时几满布于叶背。
归经
脾经
性味
甘;苦;平
功能主治
健脾益气。主脾虚食积;消化不良;小儿疳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