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九节菖蒲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中文名 | 九节菖蒲 |
拉丁名 | Jiǔ Jié Chānɡ Pú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菊形双瓶梅、太原菖、京菖蒲、陕西菖、节菖蒲、小菖蒲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山谷沟边或灌丛中。分布于山西南部、陕西南部及河南西部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Mey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、秋采集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备用。 |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九节菖蒲
拼音注音
Jiǔ Jié Chānɡ Pú
别名
菊形双瓶梅、太原菖、京菖蒲、陕西菖、节菖蒲、小菖蒲
来源
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Mey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、秋采集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备用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沟边或灌丛中。分布于山西南部、陕西南部及河南西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圆柱形,直径3~7毫米,节间长。表面黄白色。基生叶不存在或1片,为三出复叶;叶片长2~4厘米,中央小叶3全裂,裂片深裂,有缺刻状牙齿;叶柄长4~9厘米。花葶高11~20厘米,无毛;总苞苞片3,具柄,叶状,长2.4~2.8厘米,3全裂,中央裂片窄菱形,中部3浅裂。4月开花,花单朵顶生;萼片花瓣状,8~10,白色,窄倒卵形或矩圆形,长1.5~2厘米,无毛;无花瓣;雄蕊多数,花丝丝状;心皮约20,螺旋状排列。瘦果卵圆形,长约4毫米,密生白柔毛,具种子1粒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芳香开窍,化痰,安神。热病昏迷,痰浊蒙窍,癫痫,神经官能症,耳鸣耳聋,胸腹胀闷。外敷痈疽疮癣。
用法用量
0.5~1.5钱。
备注
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.的根状茎其别名也叫九节菖蒲。根状茎含挥发油约0.5~0.8%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