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蜀椒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蒙筌》·木部 |
中文名 | 蜀椒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陈嘉谟·明(公元1368-164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蜀椒·《本草蒙筌》·陈嘉谟 |
更多 | 《本草蒙筌》明 陈嘉谟(公元1368-1644年) 著 |
味辛,气温、大热。属火,有金与水,浮也,阳中之阳。有毒。产自蜀州,八月收采。颗红者为贵,闭口者杀人。制须炒出汗来,去目及黄壳。(凡用,先择去目及闭口者,微炒汗出则有势力。炒毕,竟投石臼内。以杵舂之,播去附红黄壳,只取外红皮,旋舂旋播,以尽为度。)宜杏仁为使,畏款冬雄黄。却心腹冷疼及寒湿痹疼并效,杀鬼疰蛊毒并虫鱼蛇毒尤灵。除骨节皮肤死肌,疗伤寒温疟不汗。上退两目翳膜,下驱六腑沉寒。通气脉,开鬼门,仍调关节;坚齿发,暖腰膝,尤缩小便。理风邪,禁咳逆之邪;治噫气,养中和之气。消水肿黄胆,止肠 痢红。
多食乏气失明,久服黑发耐老。十月勿食,伤心健忘。椒目味苦兼辛,行水而治水蛊。定痰喘劫药,敛盗汗捷方。
并宜炒之,研末调服。
叶和艾葱捣烂,少加酽醋拌匀。 内外肾吊痛殊功,敷奔豚伏梁气极验。亦堪煮饮,气甚辛香。又种秦椒,乃出秦岭。气味俱苦,生温熟寒。制法与蜀椒相同,颗粒较蜀椒略大。所恶又有三药,防葵雌黄栝蒌。主遍身恶风,散四肢痿痹。灭瘢生发,悦色通神。治口齿浮肿动摇并喉痹吐逆,调产世相传此椒可制水银,凡误饵成毒者,服即愈也。崖椒施州出,上气喘嗽者须求。蔓椒云中生,贼风挛急者宜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