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美丽风毛菊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美丽风毛菊 |
拉丁名 | Měi Lì Fēnɡ Máo Jú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漏子多吾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海拔较高的草原、路边、山脚。分布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 |
更多 | 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。10月采挖,洗净,晾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美丽风毛菊
拼音注音
Měi Lì Fēnɡ Máo Jú
别名
漏子多吾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。10月采挖,洗净,晾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海拔较高的草原、路边、山脚。分布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~10厘米。根茎粗厚,木质化,上端有残叶宿存。茎直立,具棱及白色租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倒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3~9厘米,宽1~2.5厘米,先端急尖,叶缘疏生稀齿及缘毛,基部下延成柄,上面被粗伏毛,下面中脉处贴生长柔毛;茎生叶较小,披针形。头状花序顶生,直径可达4厘米,总苞片紫色或具紫色边缘,具短尖,4列,外列披针形。内列线形;花全部管状,紫色,两性,长2.5厘米,先端5裂,冠毛淡褐色,2列。瘦果无毛。花期7~8月。
性味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清热解毒,祛风。治流感.咽喉肿痛,麻疹,荨麻疹。"
②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治食物中毒,并有镇静麻醉作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备注
青藏高原尚以同属植物东方凤毛菊的全草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