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猫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兽部 |
中文名 | 猫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猫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 |
更多 |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 |
甘酸温无毒。
发明猫捕生鼠,虎啖生人,大小虽异,禀性不殊。虎啸风生而治风痹肿痛,猫声鼠窜而主鼠 寒热。故《肘后方》取猫肉作羹消鼠 结核,已溃未溃皆愈。但助湿发毒,有湿毒人忌之。其头骨及脑眼,酥炙,亦治瘰 鼠 。其毛 存性敷瘰 溃烂。猫尿治蜒蚰入耳,滴入即出,以姜擦猫鼻或生葱刺鼻取之。屎治痘疮倒陷,腊月取干者烧存性用之。猫胞治噎隔反胃,以纯阳之性未散,故取以开阴邪之结也。方用一具,酥炙为末,入脑麝、牛黄、郁金各少许,津唾化服之。予尝以格致之理论物类,猫之体阳而用阴,性禀阴贼机窃地支,故其目夜视精明而随时收放,善跳跃而嗜腥生,不热食而能消化血肉生物,一皆风火用事,得雪水则蠢动,以雪之体阴而用阳,物类相感之应。若此而食江中鲚鱼之骨,其胎必陨。按∶《异物志》云,鲚是 鸟所化,故腹内尚有鸟肾二枚,与雀入淮水为蛤无异。其肉中细骨如毛,粘肠不脱而致伤胎,物类感触之应则又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