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榈木皮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证类本草》· |
中文名 | 榈木皮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唐慎微·宋(公元960-127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榈木皮·《证类本草》·唐慎微 |
更多 | 作者:唐慎微 朝代:宋 年份:公元960-1279年 |
味苦、涩,平,无毒。烧作灰,主破血止血。初生子黄白色,作房如鱼子。有小毒。破血,但戟人喉,未可轻服。皮作绳,入土千岁不烂。昔有人开冢得之,索已生根。此木类,岭南有虎散、桄榔、冬叶、蒲葵、椰子、槟榔、多罗等,皆相似。各有所用。 榈一名棕榈,即今川中棕榈。
海药云∶谨按徐表《南州记》云∶生岭南山谷。平、温。主金疮疥癣,生肌止血,并宜烧灰使用。其实黄白色,有大毒。不堪服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