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金蛤蟆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金蛤蟆 |
拉丁名 | Jīn Há Mɑ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中国雨蛙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分布陕西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陕西中草药》 |
更多 | 为雨蛙科动物中国雨蛙的全体。夏季三伏天捕捉(切勿损坏),在石板或瓦上焙黄,研粉备用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蛤蟆
拼音注音
Jīn Há Mɑ
别名
中国雨蛙(《中国无尾两栖类》)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雨蛙科动物中国雨蛙的全体。夏季三伏天捕捉(切勿损坏),在石板或瓦上焙黄,研粉备用。
生境分布
分布陕西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
原形态
雄蛙较小,体长28毫米,雌蛙较大,体长约39毫米。体背面为绿色,体侧及腹面白色;自眼后角至肩上方有一条清晰的深棕细线纹;体侧有黑斑点或相连成粗黑线,或断续排列成行。头宽大于头长;吻宽圆而高,吻棱明显,吻端上方有小鼻孔2个,眼间距大于鼻间距,眼后方的鼓膜圆而清晰。背面皮肤光滑,胸腹及股腹面密布扁平疣,咽部略光滑。前肢及掌、指部分约为体长之半,指端有吸盘及横沟,基部微具蹼。后肢长,趾端与指端同,但吸盘略小,外侧三趾的蹼较内侧发达,掌部和跛,部均有小疣粒。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,咽部色深,鸣时鼓胀成球状;前肢第一指基部有浅棕色婚垫。
夜晚栖息在路旁的灌木上,日间匍伏在附近的石隙或洞穴内;在福建地区4、5月间,于大雨后的夜晚产卵。
化学成分
同属的Hyla regilla,其前头器官含糖原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生肌,止血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~2钱。外用:研末配散剂凋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陕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