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小牛力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小牛力 |
拉丁名 | Xiǎo Niú Lì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土甘草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广西中药志》 |
更多 | 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。秋、冬采挖,洗净,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牛力
拼音注音
Xiǎo Niú Lì
别名
土甘草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。秋、冬采挖,洗净,晒干。
生境分布
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原形态
疏叶美花崖豆藤,又名:老秧叶
攀援状灌木。茎深棕色,密被黄色点状皮孔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叶轴长12~16厘米,被锈色短柔毛,腹面具纵槽;小叶有柄,对生,9~15枚,矩圆形,长3.5~8.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,厚纸质,被锈色柔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有节,花序柄被短柔毛;花数朵簇生于节上;花萼杯状,紫红色,先端5齿裂;花冠蝶形,粉红色,花瓣具爪,旗瓣圆形,先端微凹,翼瓣近矩圆形,龙骨瓣稍大,合抱雄蕊;雄蕊10,1组;雌蕊1,子房柱状,外面被柔毛,花柱弯曲,柱头头状。荚果扁平,一侧有狭翅,2瓣裂,长6~9.5厘米,宽约1.3厘米。种子5粒,肾形,褐黄色,光滑。花期8~10月。果期11月。
性状
根呈圆柱状,表面暗灰黄色,有细纵沟纹,皮孔突出,横列,附生少数须状根。质硬,折断面不平坦,带纤维性。横切面白色,皮部较厚,易与木部分离,木部导管呈小空洞状,射线清楚。
归经
入肝经。
性味
味甘微辛,性平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散瘀,消肿,止痛,宁神。治跌打肿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~8钱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