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酒酿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酒酿 |
拉丁名 | Jiǔ Niànɡ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酒窝、浮蛆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纲目拾遗》 |
更多 | 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酒酿
拼音注音
Jiǔ Niànɡ
别名
酒窝、浮蛆(《纲目拾遗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。
化学成分
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,成熟的酒酿,含水分50.108%,酒精2.105%,粗蛋白质3.789%,糖分27.765%,总酸0.301%(挥发酸0.031,不挥发酸0.271%),灰分0.085%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辛,性温。"
功能主治
益气,生津,活血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佐药发痘浆,行血益髓脉,生津浓。"
②《随患居饮食谱》:"补气养血,助运化,充痘浆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炖温或和药同煎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痘疮不起:荸荠捣汁,和白酒酿炖温服之,但不可炖大热,大热则反不妙,慎之。(《良方集要》)
②治小儿鼻风吹乳肿痛:酒酿和菊花叶捣敷。无叶用根。甘菊叶尤佳,捣汁冲和服更效。(《刘启堂经验秘方》)
③治吹乳:薴麻根(嫩者)炒,和白酒酿少许,共捣烂,敷患处一日夜。忌食发物。(《周益生家宝方》)
④治头风:苍耳子、白芷、谷精草各五钱,川芎三钱,甜酒酿四两。老酒二碗,煎一碗服。(《妙净方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