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闰月棕皮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·卷六 木部 |
中文名 | 闰月棕皮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赵学敏·清(公元1765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闰月棕皮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·赵学敏 |
更多 | 《玉楸药解》清 黄元御 著 |
徽州者,色紫为上。救生苦海∶棕榈皮每岁只生十二瓣,逢闰月多生一瓣,惟此瓣中间有界纹为异。
按∶詹氏小辨云∶棕每月生一片,岁生必十二片,唯当闰月之年,值所闰之月,则此一片仅有其大半,亦不成片,家有棕园,每岁腊尽剥之历验,此无中气之征也。据此,则闰月棕皮,无全瓣者。石室奇方∶棕榈遇闰年则生半片,岁长十二节,闰月增半节。
治血症∶郭大林云∶存性研,陈年者尤佳,服二、三钱,试过效验。王巽初云∶用一瓣烧存性,作二服亦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