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芒硝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解》·卷四\金石部 |
中文名 | 芒硝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叶桂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芒硝·《本草经解》·叶桂 |
更多 | 作者:叶桂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 |
气寒.味苦.无毒.主五脏积热.胃胀闭.涤去蓄结饮食.推陈致新.除邪气.炼之如膏.久服轻身.芒硝气寒.禀天冬寒之水气.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.味苦无毒.得地南方之火味.入手少阳相火三焦经.气味俱降.阴也.其主五脏积热胃胀闭者.五藏本为脏阴之经.阴枯则燥.而火就之.则热积于脏而阳偏盛矣.阳者胃脘之阳.阳偏盛.故胃胀而闭塞也.其主之者.芒硝入三焦.苦寒下泄.水谷之道路通.而胀者平矣.小肠为受盛之官.化物出焉之腑.小肠燥热.则物受而不化.饮食蓄结于肠矣.芒硝入太阳.苦寒下泄.咸以软坚.则陈者下而新者可进也.除邪气者.苦寒治燥热之邪气也.炼之如膏.久服轻身者.指三焦小肠有实积者言也.盖积去身自轻也.
【制方】
芒消同大黄、枳实、浓朴.名承气汤.治胃实积聚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