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红毛草(地韭菜、天芒针)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红毛草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11-16 投稿人 : 泽颜园艺 点击 :
物种 红毛草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
中文名 红毛草
拉丁名 Hónɡ Máo Cǎo
英文名 Herb of Nakedflower Murdannia
别名 地韭菜、天芒针、地蓝花、鸭舌头、地潭花、山海带、红茅草、竹叶草、百日晒、肉草、七月一枝花、小号鸡舌癀、细竹壳菜、血见愁、红竹壳菜、细竹田、鸡舌草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600m的溪边、水边和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更多 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叶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dannia malabaricum (L.) Bruckn.[Commelina nudiflora L.;Aneilema malabaricum(L.)Merr.]采

《中华本草》:红毛草

拼音注音

Hónɡ Máo Cǎo

别名

地韭菜、天芒针、地蓝花、鸭舌头、地潭花、山海带、红茅草、竹叶草、百日晒、肉草、七月一枝花、小号鸡舌癀、细竹壳菜、血见愁、红竹壳菜、细竹田、鸡舌草

英文名

Herb of Nakedflower Murdannia

出处
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叶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dannia malabaricum (L.) Bruckn.[Commelina nudiflora L.;Aneilema malabaricum(L.)Merr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600m的溪边、水边和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
原形态

裸花水竹叶,为多年生草本。高5-30cm。须根发达。茎丛生,横卧,肉质,节处生不定根,节间明显,带紫色。单叶互生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-10cm,宽约1cm,先端渐尖,基部成鞘抱茎,上面深绿色,下面有时有紫色斑点。聚伞花序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状;总苞片条形至披针形,比叶短;苞片早落;花梗细,长约4mm;萼片3,长圆形,长约4mm,子室,每室有2颗种子。种子褐色,表面疏生大的窝孔。花期8-9月,果期8-11月。

归经

肺;胃经

性味

甘;淡;凉

功能主治

清肺热;凉血解毒。主肺热咳嗽;咳血;吐血;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疮痈肿毒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5-30g,大剂量可用至60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各家论述

1.《天宝本草》:化痰清火,止血。能清三焦火,去瘀生新。

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清热,止咳。治吐血。
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肺热,行血,消肿毒。治咳嗽吐血。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