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崖棕根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崖棕根 |
拉丁名 | Yá Zōnɡ Gēn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山脊或山坡林下。分布东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本草图经》 |
更多 | 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崖棕根
拼音注音
Yá Zōnɡ Gēn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脊或山坡林下。分布东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等地。
原形态
崖棕,又名:宽叶薹草。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丛生,横走;茎侧生,高达30厘米,扁而平滑,具伪节,几乎由基部伪节上生1~2个穗状枝,有时分生侧枝,伪节间具托叶鞘状叶的鞘。叶扁平,披针形,宽可达3厘米,先端急渐尖,边缘粗糙,具3脉。花单性,雌雄同穗,小穗多数,排列成复穗状花序,花稀疏,较少;下部的颖有时呈鳞片样叶状;雄蕊3枚;柱头2裂;囊苞膜质,倒卵形或椭圆形,三棱状,长3~5毫米,先端具短嘴,截形,平滑,具脉。小坚果三棱形,包藏于宿存的囊苞内。
性味
味甘辛,性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治妇人血气,并五劳七伤。崖棕根、半天回、鸡翁藤、野兰根等四味,净洗焙干,去粗皮,等分,捣罗,温酒调服二钱匕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