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草乌头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求真》·上编\卷三·散剂 驱风 |
中文名 | 草乌头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黄宫绣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草乌头·《本草求真》·黄元御 |
更多 | 《本草求真》清(公元1644-1911年) 黄宫绣 著 |
(毒草)祛恶风顽痰顽毒
草乌头(专入肝。兼入脾)。辛苦大热。按书论此。惟长洲张璐辨之明晰。言此与射罔。乃至毒之物。(草乌系野所生。状类川乌。亦名乌啄。姜汁炒。或豆腐煮。熬膏名射罔。敷箭。兽见血立死。)非若川乌头附子之比。自非风顽急疾。不可轻投。此药止能搜风胜湿。开顽痰。治顽疮。以毒攻毒而已。本经治恶风洗汗出。但能去恶风。而不能回阳可知。昔人病风癣。服草乌头木鳖子药过多。甫入腹。遂麻痹不救。乌附五种。主治攸分。附子大壮元阳。虽偏下焦。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。天雄峻温不减于附。而无顷刻回阳之功。川乌专搜风湿痛痹。却少温经之力。侧子善行四末。不入脏腑。草乌悍烈。仅堪外治。此乌附之同类异性者。至于乌啄。禀气不纯。服食远之可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