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小米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小米草 |
拉丁名 | Xiáo Mǐ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心木涕区蒺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山坡、田野草丛中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 |
更多 | 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。7~8月采收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米草
拼音注音
Xiáo Mǐ Cǎo
别名
心木涕区蒺(藏名)。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。7~8月采收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田野草丛中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0~20厘米。茎直立,少分枝,散生白色微卷毛,混杂有少数腺毛。叶对生,倒卵形至长圆状菱形,先端钝,基部楔形,每边具2~4个钝或尖头齿,密被短腺毛。穗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苞片叶状;花冠2唇形,淡黄白色,上唇2裂,下唇3裂,先端稍有凹缺。蒴果长椭圆形,与宿存的花萼近等长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,除烦,利尿。治热病口渴,头痛,小便不利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