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中药材【牡丹皮】功效与作用_本经逢原芳草部_本经逢原中草药大全

时间 : 03-10 投稿人 : [db:随机作者] 点击 :
物种 牡丹皮
门类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芳草部
中文名 牡丹皮
拉丁名
英文名
别名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
命名者及年代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
保护级别
备注 牡丹皮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
更多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

牡丹皮 摘自《本经逢原》

苦辛平,无毒。酒洗去碱土,曝干。勿见火。

《本经》主寒热、中风、螈 、惊痫、邪气,除症坚、瘀血留舍肠胃五脏,疗痈疮。

发明牡丹皮入手足少阴厥阴,治血中伏火,故相火胜肾,无汗骨蒸为专药。《本经》主寒热、中风、螈 、惊痫等证,以其味辛气窜,能开发陷伏之邪外散。惟自汗多者勿用,为能走泄津液也。痘疹初起勿用,为其性专散血,不无根脚散阔之虑。王安道云∶志不足者,足少阴病也。故仲景肾气凡用之。后人惟知黄 治相火,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。又症坚瘀血留舍肠胃五脏,及阴虚吐血衄血必用之药,以能行瘀血而又能安好血,有破积生新,引血归经之功,故犀角地黄汤用之。凡妇人血崩及经行过期不净,属虚寒者禁用。又赤者利血,白兼补气,亦如赤、白芍药之义,诸家言其性寒,安有辛香而寒者乎。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