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杜衡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新修本草》·卷第八 |
中文名 | 杜衡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苏敬(等)·唐(公元65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杜衡·《新修本草》·苏敬等20余人编写 |
更多 | (公元 659 年)唐.李绩(苏敬)撰。五十四卷。原书已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包括药图、图经、本草三部分,收载药物 844 种, 详细介绍性味、产地、效用等 。 |
味辛,温,无毒。主风寒咳逆,香人衣体。生山谷。三月三日采根,熟洗,曝干。
根叶都似细辛,惟气小异尔。处处有之。方药少用,惟道家服之,令人身衣香。《山海经》云∶可疗瘿。
〔谨案〕杜衡叶似葵,形如马蹄,故俗云马蹄香。生山之阴,水泽下湿地,根似细辛、白前等,今俗以及己代之,谬矣。及己独茎,茎端四叶,叶间白花,殊无芳气,有毒,服之令人吐,惟疗疮疥,不可乱杜衡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