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天牛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虫部 |
中文名 | 天牛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天牛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 |
更多 |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 |
甘温小毒。
发明天牛乃水中蠹石所化。杨树中最多,桑树中独胜。长须如角,故有天牛之名。利齿善啮,是有啮桑之号。其性最锐,取治疔肿恶疮、出箭镞、竹木刺最捷。与蝼蛄不殊,一啮木而飞,一穴土而出。其颖脱之性则一,如无啮桑,他树上者,亦可焙干为末,蜜调敷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