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逆阿落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逆阿落 |
拉丁名 | Nì ā Luò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,分布西藏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 |
更多 | 为蓼科植物逆阿落的根。8~10月采挖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逆阿落
拼音注音
Nì ā Luò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蓼科植物逆阿落的根。8~10月采挖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,分布西藏等地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,外表皮黑褐色。茎直立,多分枝,圆柱形,紫褐色或黄褐色,被柔毛。叶互生或对生,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钝圆,基部渐狭或钝形,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两面均被柔毛,叶脉突出;叶柄极短;托叶鞘膜质。复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红褐色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涩肠止痢。治急慢性痢疾,肠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