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山豆根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乘雅半偈》·第十帙 |
中文名 | 山豆根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卢之颐·明(公元1368-164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山豆根·《本草乘雅半偈》·卢之颐 |
更多 | 作者:卢之颐 朝代:明 年份:公元1368-1644年 |
(宋开宝)
【气味】甘寒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解诸毒药,止痛,消疮毒肿,除发热咳嗽,治人及马急黄,杀小虫。
【核】曰∶出剑南、宜州、果州,及广西忠州、万州。茎蔓如大豆,叶青翠,经冬不凋;
广南一种如小槐,高尺许,石鼠啖其根,捕取者收其肠胃曝干,用以解毒攻热,云甚效。
【 】曰∶宣散气生曰山;食肉皿器曰豆。盖言受纳腐化者胃也。一名黄结,以病状言。
一名中药,以功用言。种种功用,种种病状,悉从中枢,散宣生气,所谓解从结心,解即分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