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爵床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中文名 | 爵床 |
拉丁名 | Jué Chuánɡ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小青草、六角英、赤眼老母草、麦穗癀、鼠尾癀、孩儿草、野万年青、节节寒、大鸭草、毛泽兰[四川]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本品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(L.) Ness的全草。夏秋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 |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爵床
拼音注音
Jué Chuánɡ
别名
小青草、六角英、赤眼老母草、麦穗癀、鼠尾癀、孩儿草、野万年青、节节寒、大鸭草、毛泽兰[四川]
来源
本品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(L.) Ness的全草。夏秋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微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截疟。用于感冒发热,疟疾,咽喉肿痛,小儿疳积,痢疾,肠炎,肾炎水肿,泌尿系感染,乳糜尿;外用治痈疮疖肿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备注
(1)用于外感发热、咳嗽、咽痛,可与蒲公英、白英、野菊花、枇杷叶等同用。可用于小儿肾炎水肿,可每天用鲜草一至二两,煎服,连续服用,肿退后,再根据辩证,服药调治。治疗疟疾,可单用本品一两(或鲜草三两),煎服,于疟发前3~4小时服下。对于疔疮痈肿,或扭伤肿痛等症,既可煎汤内服,有可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