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甲香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证类本草》· |
中文名 | 甲香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唐慎微·宋(公元960-127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甲香·《证类本草》·唐慎微 |
更多 | 作者:唐慎微 朝代:宋 年份:公元960-1279年 |
(甲香_图缺)
味咸,平,无毒。主心腹满痛,气急,止痢,下淋。生南海。
唐本注云∶蠡大如小拳,青黄色,长四、五寸,取 烧灰用之。南人亦煮其肉啖,亦无损益图经曰∶甲香,生南海,今岭外、闽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。海蠡(音螺)之掩也。
《南州之使益芳,独烧则臭。一名流螺。诸螺之中,流最浓味是也。其蠡大如小拳,青黄色,长四、五寸。
人亦啖其肉。今医方∶稀用,但合香家所须。用时先以酒煮去腥及涎,云可聚香,使不散也。
泔又以蜜三合,水一斗,再煮都三复时,以香烂止,炭火热烧地,洒清酒,令润,铺香于其上,以新瓷瓶盖合密, 一复时,待香冷硬,即臼中,用木杵捣,令烂,以沉香三两,麝香一分和合,略捣,令相乱,入即香成,以瓷瓶贮之,更能埋之,经久方∶烧,尤佳。凡烧此香,须用大火炉,多着热灰及刚炭,至合翻时,又须换火,猛烧令尽讫,去之,炉旁着火,暖水即香不散。甲香须用台州小者佳。此法出于刘兖奉礼也。凡蠡之类亦多,绝有大者。珠蠡莹洁如珠,鹦鹉蠡形似鹦鹉头,并堪酒杯者。梭尾蠡如梭状,释辈所吹者,皆不入药,故不悉录。
海药云∶和气清神,主肠风 痔。陈氏云∶主甲疽, 疮,蛇、蝎、蜂螫,疥癣,头疮,馋疮。甲煎,口脂用也。《广州记》云∶南人常食,若龟鳖之类。又有小甲香,若螺子状。
取其蒂而修成也。雷公云∶凡使,须用生茅香、皂角二味煮半日,却,漉出,于石臼中捣,用马尾筛筛过用之。经验方∶甲香修制法∶不限多少,先用黄土泥水煮一日,以温水浴过;次用米泔或灰汁煮一日,根据前浴过;后用蜜、酒煮一日,又浴过;曝干任用。
衍义曰∶甲香,善能管香烟,与沉、檀、龙、麝用之,甚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