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白冬瓜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菜部 |
中文名 | 白冬瓜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杨时泰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白冬瓜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杨时泰 |
更多 | 《本草述钩元》清·杨时泰(公元1644-1911年) 著 |
经霜后。皮上白如粉涂。方可用。九月弗食。令人反胃。
味甘。气微寒。性走而急。热者食之佳。冷者食之瘦人。煮食练五脏。为其下气故也。主治小腹水胀。利小便。止渴。消热毒痈肿。凡患发背及一切痈疽者。削一大块置疮上。热则易之。分散热毒瓦斯。甚良。(宗)水肿食治方。白冬瓜不限多少。任食之。又鲤鱼一头。重一瓤片后亦
仁
气味甘平。治心经蕴热。小水淋痛。并鼻面酒如麻豆。疼痛黄水出。疗肠痈。主腹内结茹枇儿慢〔论〕苦瓠与冬瓜皆行水。而苦瓠宣阳。冬瓜达阴。何则。冬瓜以三月生苗。直至六七月开而水致阴冬瓜凡脏腑有热者。宜之。若虚寒肾冷。久病泄滑阴虚者。不得食。(仲淳)〔修治〕入药须霜后采取。置之候用。收瓜忌酒漆麝香及糯米。触之必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