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乌鸦胆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·卷九 禽部 |
中文名 | 乌鸦胆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赵学敏·清(公元1765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乌鸦胆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·赵学敏 |
更多 | 《玉楸药解》清 黄元御 著 |
此乃慈乌之胆,浙东最多,悉体肥黑而大,所在多有。予门人奉化徐朋圭居白岩,其地山僻径幽,古木丛杂,言其土人有取鸦胆者云。乌鸦胆汁,昼则散注身目,故精聚而能见烟霄外物;夜则汁归于胆。取之法∶须伺鸦夜睡时,乘其罔觉,以利刀断其头,急剖腹取之,胆汁全饱,并无漏溢,然后以线穿,阴干入药用。若取之不得法,或鸦被惊觉,纵杀得其胆,亦空皮无汁,不堪用。
明目开瞽,功胜空青,点青盲最验,解藤黄毒。
烂弦风眼及医障不药良方∶乌鸦胆点之,即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