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五加皮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证类本草》· |
中文名 | 五加皮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唐慎微·宋(公元960-127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五加皮·《证类本草》·唐慎微 |
更多 | 作者:唐慎微 朝代:宋 年份:公元960-1279年 |
(五加皮_图缺)
味辛、苦,温、微寒,无毒。主心腹疝气,腹痛,益气,疗 ,小儿不能行,疽疮阴蚀,男子阴痿,囊下湿,小便余沥,女人阴痒及腰脊痛,两脚疼痹风弱,五缓虚羸,补中益精,坚筋骨,强志意。久服轻身耐老。一名豺漆,一名豺节。五叶者良。生汉中及冤句。五月、七月采茎,十月采根,阴干。(远志为之使,畏蛇皮、玄参。)
陶隐居云∶今近道处处有,东间弥多。四叶者亦好。煮根茎酿酒,主益人。道家用此作灰,亦以煮石,与地榆并有秘法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∶树生小丛,赤蔓,茎间有刺,五叶生枝端,根若荆根,皮黄黑,肉白骨硬。今所在有之。药性论云∶五加皮有小毒。能破逐恶风血,四肢不遂,贼风伤人,软脚 (公对切)腰,主多年瘀血在皮肌,治痹湿,内不足,主虚羸,小儿三岁不能行,用此便行走。日华子云∶明目,下气,治中风,骨节挛急,补五劳七伤。叶治皮肤风,可作菜蔬食。
图经曰∶五加皮,生汉中及冤句,今江淮、湖南州郡皆有之。春生苗,茎、叶俱青,作丛。赤茎又似藤蔓,高三、五尺,上有黑刺。叶生五叉作簇者良。四叶、三叶者最多,为次。
每一叶下生一刺。三、四月开白花,结细青子,至六月渐黑色。根若荆根,皮黄黑,肉白,骨坚硬。五月、七月采茎,十月采根,阴干用。蕲州人呼为木骨。一说今所用乃有数种。京师、北地者,大片类秦皮、黄柏辈,平直如板而色白,绝无气味,疗风痛颇效,余不入用。
吴中乃剥野椿根为五加皮,柔韧而无味,殊为乖失。今江淮间所生乃为真者,类地骨,轻脆芬香是也。其苗茎有刺类蔷薇,长者至丈余。叶五出,如桃花,香气如橄榄。春时结实,如豆粒而扁,春青,得霜乃紫黑。吴中亦多,俗名为追风使,亦曰刺通。剥取酒渍以疗风,乃不知其为五加皮也。江淮、吴中往往以为藩篱,正似蔷薇、金樱辈,一如上所说,但北间多不知用此种耳。亦可以酿酒,饮之治风痹、四肢挛急。
陈藏器序∶五加皮花者,治眼臃人,捣末酒调服,自正。雷公曰∶今五加皮,其树本是白楸树。其上有叶如蒲叶者,其叶三花是雄,五叶花是雌。剥皮阴干。阳人使阴,阴人使阳。
外台秘要∶治服诸药石后,或热噤多向冷地卧,又不得食诸热面、酒等方五加皮二两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半,候石发之时便服,未定更服。杨氏产乳∶疗灶丹,从两脚赤如火烧。五加叶、根烧作灰五两,取 铁家槽中水,和涂之。东华真人煮石经∶舜常登苍梧山,曰∶厥金玉之香草,朕用偃息正道,此乃五加也。又异名曰金盐。昔西域真人王屋山人王常言∶何以得长久?
地榆皆是煮石而饵得长生之药也。昔尹公度闻孟绰子、董士固共相与言曰∶宁得一把五加,不用金玉满车。宁得一斤地榆,安用明月宝珠。鲁定公母单服五加酒,以致不死,临隐去佯托死,时人自莫之梧耳。张子声、杨建始、王叔才、于世彦等,皆服此酒而房室不绝,得寿三百年,有验亦然也。大王君谓五加云盖天有五车之星精也。金应五湖,人应五德,位应五方,物应五车。故青精入茎,则有东方之液;白气入节,则有西方之津;赤气入华,则有南方之光;精入根,则有北方之饴;黄烟入皮,则有戊己之灵。五神镇生,相转育成。用之者真仙,服之者反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