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黄刺皮(黄三刺皮)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黄刺皮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2-23 投稿人 : 儒尚 点击 :
物种 黄刺皮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
中文名 黄刺皮
拉丁名 Huánɡ Cì Pí
英文名
别名 黄三刺皮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生山地灌丛中。分布青海、甘肃、陕西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更多 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。4~5月间,开始出芽长叶时,砍取较租的茎,刮去粗皮,去掉木心,取黄色皮层及韧皮层,晒干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刺皮

拼音注音

Huánɡ Cì Pí

别名

黄三刺皮

出处

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

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茎皮。4~5月间,开始出芽长叶时,砍取较租的茎,刮去粗皮,去掉木心,取黄色皮层及韧皮层,晒干。

生境分布

生山地灌丛中。分布青海、甘肃、陕西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。

原形态

落叶灌木,高约2米。老枝灰黄色,有稀疏细小疣状突起,刺常单生,或无刺。叶厚,近圆形、矩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3~6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端圆钝,基部圆形,边缘有刺状细锯齿,上面暗黄绿色,下面亮黄绿色,无白粉;叶柄通常长2~4厘米。总状花序有花15~30朵,连总花梗长3.5~6厘米;花黄色,径约5~6毫米;萼片6,2轮;花瓣倒卵形,长3毫米;雄蕊6;子房有1~2胚珠。果序直立;浆果椭圆形,长6~7毫米,直径约5毫米,红色,无白粉。

性味

苦,寒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治热痢便血,湿热黄疸,下肢肿痛,潮热盗汗,风火目痛,口糜,舌疮,乳腺炎及痈疮初起。

复方

①治热痢便血:黄刺皮钱半,赤芍三钱。水煎服。

②治湿热黄疸:黄刺皮三钱,焦山栀三钱,大黄二钱。水煎服。

③治下肢肿痛:黄刺皮钱半,苍术二钱。水煎服。

④治潮热盗汗:黄刺皮钱半,知母三钱,熟地四钱,龟板四钱。水煎服。

⑤治风火目痛,口糜,舌疮:黄刺皮煎汁外洗或含漱。

⑥治乳腺炎及各种痈疮初起:黄刺皮研末,加鸡蛋清调敷患处。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