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车前子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草木上品 |
中文名 | 车前子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陶弘景·南朝·梁(公元502-557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车前子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陶弘景 |
更多 | (公元 536 年? )梁.陶弘景(隐居)注。七卷。原书己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集注是在《 神农本草经》基础上进行整理, 又增药 365 种, 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果、 菜,有名未用六类。 |
味甘、咸,寒,无毒。主治气癃,止痛,利水道小便,除湿痹。男子伤中,女子淋沥,不欲食,养肺,强阴,益精,令人有子,明目,治赤痛。久服轻身,耐老。叶及根,味甘、寒。主金疮,止血,衄鼻,瘀血,血瘕,下血,小便赤,止烦,下气,除小虫。一名当道,一名 ,一名虾蟆衣,一名牛遗,一名胜舄。生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。五月五日采人家及路边甚多,其叶捣取汁服,治泄精甚验。子性冷利,《仙经》亦服饵之,令人身轻,能跳越岸谷,不老而长生也。《韩诗》乃言 是木,似李,食其实,宜子孙,此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