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防风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得配本草》·草部(山草类五十种) |
中文名 | 防风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严西亭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防风·《得配本草》·严西亭 |
更多 | 作者:严西亭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 |
畏萆 。恶干姜、藜芦、白蔹、芫花。制黄 。杀附子毒。
辛、甘,性温。太阳经本药,又入手足太阴、阳明经,又随诸经之药所引而入。治风去湿之要药,此为润剂。散风,治一身尽痛,目赤冷泪,肠风下血。去湿,除四肢瘫痪,遍体湿疮。能解诸药毒。得白术、牡蛎,治虚风自汗。得黄 、白芍,止自汗。配白芷、细茶,治偏正头风。配浮小麦,止自汗。配炒黑蒲黄,治崩中下血。配南星末、童便,治破伤风。配白芨、柏子仁,等分为末,人乳调,涂小儿解颅。(一日一换。)佐阳起石、禹余粮,治妇人胞冷。
产青州者良。上部病,用身。下部病,用梢。止汗,麸炒。叉头者,令人发狂。叉尾者,发人痼疾。元气虚,病不因风湿者,禁用。
子 疗风更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