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木竹子油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木竹子油 |
拉丁名 | Mù Zhú Zi Yóu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陆川本草》 |
更多 | 为藤黄科植物岭南山竹子种仁的脂肪油。冬季采成熟果实,用水浸2~3日,搓去皮肉,将种子晒干,去壳。然后取种仁晾干,碾成粉末状,上甑蒸至90℃即可取下榨油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竹子油
拼音注音
Mù Zhú Zi Yóu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藤黄科植物岭南山竹子种仁的脂肪油。冬季采成熟果实,用水浸2~3日,搓去皮肉,将种子晒干,去壳。然后取种仁晾干,碾成粉末状,上甑蒸至90℃即可取下榨油。
性味
《广西中草药):"甘酸,凉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《广西中草药》:"消炎止痛,收敛生肌。治烧伤,烫伤,湿疹,口腔炎,牙周炎,痈疮溃烂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