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芜荑酱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芜荑酱 |
拉丁名 | Wú Yí Jiànɡ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别录》 |
更多 | 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芜荑酱
拼音注音
Wú Yí Jiànɡ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参见"芜荑"条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《唐本草》:"辛。"
②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注意
《食疗本草》:"多食落发。"
功能主治
杀虫,除疮癣。
①《别录》:"杀虫。"
②《唐本草》:"杀三虫。"
③《食疗本草》:"芜荑酱功力强于榆人酱。"(指"杀诸虫,利大小便,心腹恶气。")
④《本草拾遗》:"主五鸡病,除疮癣。"
制法
《纲目》:"造法与榆仁酱同。"(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,袋盛,揉洗去涎,以蓼汁拌晒,如此七次,同发过面曲,如造酱法,下盐晒之。每一升,曲四斤,盐一斤,水五斤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