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藜芦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毒草部 |
中文名 | 藜芦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藜芦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 |
更多 |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 |
辛苦寒,有毒。反五参。服之吐不止者,饮葱汤即止。
《本经》主蛊毒,咳逆,泄痢肠 ,头疡疥瘙,恶疮杀诸蛊毒,去死肌。
发明藜芦服钱匙则恶吐,而《本经》治蛊毒咳逆泄利肠 ,是指积气内盛者而言,积去则咳与利止矣。又通顶令人嚏。按∶常山吐疟痰,瓜蒂吐热痰,乌附尖吐湿痰,莱菔子吐气痰,藜芦则吐风痰者也。凡胸中有老痰或中蛊毒,只可借其宣吐,切勿沾口,大损胃中津液也。若咳逆泄利肠 等证,苟非实邪壅滞,慎勿轻试。不可因《本经》之言而致惑也。
《别录》治喉痹不通、鼻中息肉并为散,吹鼻孔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