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松黄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衍义》·卷十三 |
中文名 | 松黄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寇宗奭·宋·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松黄·《本草衍义》·寇宗奭 |
更多 | (公元 1116 年)宋.寇宗奭撰。二十卷。载药物 460 种,阐发药性较详尽,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、体质强弱、疾病新久等,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。 |
一如蒲黄,但其味差淡。治产后壮热、头痛颊赤、口干唇焦、多烦躁渴、昏闷不爽。
松花、川芎、当归、石膏、蒲黄五物等同为末,每服二钱,水二合,红花二捻,同煎七分,去滓,粥后温温细呷。
松子,多东海来,今关右亦有,但细小味薄,与柏子仁同治虚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