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臭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·卷五 草部下 |
中文名 | 臭草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赵学敏·清(公元1765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臭草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·赵学敏 |
更多 | 《玉楸药解》清 黄元御 著 |
本草补∶泰西既产香草,复产臭草。虽熏不同莸,效用则一。其本高尺余,开小黄花,摘花蕊阴干待用,与叶同功。结子成实,裂分四房,每房子数粒,春秋二仲皆可种之。春月将枝插之亦活,不畏霜雪,亦不喜肥,须浇以清水,人以手捋之,便臭气拂拂,亦非秽污朽腐可比也。其功用亦与香草等。植树下,能杀树上虫。植圃中,能辟蛇蝎蜈蚣等诸毒。
泄泻及小便不通∶取臭草叶或生或煮食之。服毒并蛇蝎蜈蚣等毒∶急取臭草叶生食,其毒自解。腹内蛔虫∶以清油煎臭草叶,捣烂敷脐上,胜食使君子远矣。鼻血∶取臭草叶捣烂,塞鼻孔即止。危急重病昏晕∶采叶醋烹,搓熟塞鼻,即醒。耳痛∶以臭草叶捣烂,取自然汁,置石榴皮内过,滴耳中。目痛以叶置清水内,露二三夜,将叶蘸水点眼。目力过劳∶以臭草叶自然汁,加蜂蜜一滴,并略加小茴香,自然汁调和点眼,久则光明。杨梅疮∶以自然汁略加好酒并清水粉,同煎治之。妇人心气痛病∶由于子宫上冲,用臭草叶嗅之,以愈为度。
大庾曹上士曾用此方,叹其灵验。小儿大便肠出∶以好酒煮臭草叶捣烂,用布作膏贴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