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苞蔷薇根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苞蔷薇根 |
拉丁名 | Bāo Qiánɡ Wēi Gēn |
英文名 | Root of Macartney Rose |
别名 | 猴局根、金柿根、大红袍、毛刺头、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300m的溪边、路旁和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sa bracteaea Wend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挖根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 |
《中华本草》:苞蔷薇根
拼音注音
Bāo Qiánɡ Wēi Gēn
别名
猴局根、金柿根、大红袍、毛刺头、
英文名
Root of Macartney Rose
出处
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sa bracteaea Wendl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挖根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300m的溪边、路旁和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态
硕苞蔷薇 常绿灌木,高2-5m。茎蔓生或平卧,茎枝有弯曲皮刺;小枝有柔毛,并混生针刺和腺毛。羽状复叶;小叶5-9,连叶柄长5-9cm;托叶大部分离生,呈篦具状深裂,边缘有腺毛;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1.5-2.5cm,宽0.6-1.4cm,先端钝或带突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细圆齿,上面有光泽,下面沿叶脉有柔毛。花两性;单生或2-3朵集生,直径5-7cm,花梗长不到1cm,基部有大而细裂的苞片数枚;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锯齿,外面密被柔毛;萼裂片5,开展,三角卵形,密被黄褐色柔毛和腺毛,花瓣5,倒心形,白色,先端微凹;雄蕊多数。果球形,直径2-3.5cm,橙红色,密被黄褐色柔毛;萼裂片宿存。果梗短,密被柔毛。花期5-7月。果期8-11月。
归经
脾;肾经
性味
甘、苦、涩;温
功能主治
益脾补肾,敛肺涩肠,止汗,活血调经,祛风湿,散结解毒。主腰膝酸软,水肿,脚气,遗精,盗汗,阴挺,久泻,脱肛,咳嗽气喘,胃脘痛,疝气,风湿痹痛,月经不调,闭经,带下,瘰疬,肠痈,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化气消疝,涩精益阴。
2.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祛风活血,通经补肾。
3.《闽东本草》:治腰脊无力,四肢酸软,遗精,疝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