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淫羊藿(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)的功效与作用_中国药典_淫羊藿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3-25 投稿人 : 源蓝 点击 :
物种 淫羊藿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国药典》
中文名 淫羊藿
拉丁名 Yín Yánɡ Huò
英文名 HERBA EPIMEDII
别名 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、牛角花、三叉风、羊角风、三角莲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炮制:淫羊藿:除去杂质,摘取叶片,喷淋清水,稍润,切丝,干燥。——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更多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.、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(Sieb.et Zucc.)Maxim. 、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.

《中国药典》:淫羊藿

拼音注音

Yín Yánɡ Huò

别名

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、牛角花、三叉风、羊角风、三角莲

英文名

HERBA EPIMEDII

来源

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.、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(Sieb.et Zucc.)Maxim. 、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.、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.S.Ying、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夏、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,除去粗梗及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
性状

淫羊藿:茎细圆柱形,长约20cm,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,具光泽。茎生叶对生,二回三出复叶;小叶片卵圆形,长3~8cm,宽2~6cm;先端微尖,顶生小叶基部心形,两侧小叶较小,偏心形,外侧较大,呈耳状,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;上表面黄绿色,下表面灰绿色,主脉7~9条,基部有稀疏细长毛,细脉两面突起,网脉明显;小叶柄长1~5cm。叶片近革质。无臭,味微苦。

箭叶淫羊藿:一回三出复叶,小叶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~12cm,宽2.5~5cm;先端浙尖,两侧小叶基部明显偏斜,外侧呈箭形。下表面疏被粗短伏毛或近无毛。叶片革质。

柔毛淫羊藿: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。

巫山淫羊藿:小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,长9~23cm,宽1.8~4.5cm;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边缘具刺齿,侧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,内边裂片小,圆形,外边裂片大,三角形,渐尖。下表面被绵毛或秃净。

朝鲜淫羊藿:小叶较大,长4~10cm,宽3.5~7cm,先端长尖。叶片较薄。

贮藏

置通风干燥处。

炮制

淫羊藿:除去杂质,摘取叶片,喷淋清水,稍润,切丝,干燥。

炙淫羊藿:取羊脂油加热熔化,加入淫羊藿丝,用文火炒至均匀有光泽,取出,放凉。每100kg淫羊藿,用羊脂油(炼油)20kg。

鉴别

取本品粉末0.5g,加乙醇10ml,温浸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醇 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和[含量测定]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,以醋酸乙酯-丁酮-甲酸-水(10:1:1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;喷以三氯化铝试液,再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,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。

含量测定

总黄酮 精密量取淫羊藿苷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0.5ml,置50ml量瓶中,加甲醇至刻度,摇匀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淫羊藿苷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分别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,以试剂为空白,照分光亮度法(附录Ⅴ A),在27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,计算,即得。

本品叶片按干燥品计算,含总黄酮以淫羊藿苷(C33H40O15)计,不得少于5.0%。

淫羊藿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(附录Ⅵ D)测定。

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;乙腈-水(30:70)为流动相;检测波长为270nm。理论板数按淫羊藿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。

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淫羊藿苷对照品适量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.1mg的溶液,即得。

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叶片粉末(过40目筛)约0.2g[同时另取本品叶片粉末测定水分(附录Ⅸ H 第一法)],精密称定,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,精密加入稀乙醇20ml,密塞,称定重量,超声处理1小时,再称定重量,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,摇匀,滤过,取续滤液,即得。

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,注入液相色谱仪,测定,即得。

本品叶片按干燥品计算,含淫羊藿苷(C33H40O15) 不得少于0.50% 。

归经

归肝、肾经。

性味

辛、甘,温。

功能主治

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用于阳痿遗精,筋骨痿软,风湿痹痛,麻木拘挛;更年期高血压。

用法用量

3~9g。

摘录

《中国药典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