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杜鹃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中文名 | 杜鹃 |
拉丁名 | Dù Juān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杜鹃花、红杜鹃、映山红、艳山红、艳山花、清明花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我国北部、东部及南部地区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.,以根、叶及花入药。春末采花,夏季采叶,秋冬采根,晒干备用或鲜用。 |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杜鹃
拼音注音
Dù Juān
别名
杜鹃花、红杜鹃、映山红、艳山红、艳山花、清明花
来源
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.,以根、叶及花入药。春末采花,夏季采叶,秋冬采根,晒干备用或鲜用。
性味
根:酸、涩,温。有毒。
叶、花:甘、酸,平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功能主治
根:祛风湿,活血去瘀,止血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闭经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花、叶:清热解毒,化痰止咳,止痒。用于支气管炎,荨麻疹;外用治痈肿。
用法用量
根2~3钱;花、叶3~5钱;外用适量,根研粉,叶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杜鹃
拼音注音
Dù Juān
别名
大杜鹃、四声杜鹃、小杜鹃、中杜鹃
来源
鹃形目杜鹃科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L.;四声杜鹃C. micropterus Gould;小杜鹃C. poliocephalus Latham;中杜鹃C. saturatus Blyth,以去内脏的全体入药。
生境分布
我国北部、东部及南部地区。
炮制
烧存性。
功能主治
消瘰,通便,镇咳。主治淋巴结结核,便泌,百日咳。
用法用量
0.5~1钱;鲜用1只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