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马鞍藤(鲎藤、二叶红薯)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马鞍藤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2-23 投稿人 : 信心 点击 :
物种 马鞍藤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
中文名 马鞍藤
拉丁名 Mǎ ān Ténɡ
英文名
别名 鲎藤、二叶红薯、狮藤、马蹄金、马蹄草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生于山坡、田岸或沟边。分布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更多 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全草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鞍藤

拼音注音

Mǎ ān Ténɡ

别名

鲎藤、二叶红薯、狮藤,马蹄金,马蹄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。

出处
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
来源

为旋花科植物鲎藤全草

生境分布

生于山坡、田岸或沟边。分布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
原形态

多年生、蔓性草质藤本。茎叶有白色乳汁,植物体微带紫红色。根茎甸甸状。茎光滑、细瘦。叶互生,广椭圆形或圆形,长与阔约3厘米,先端2裂,全缘,基部圆形或微尖,两面光滑无毛;叶柄长2~3厘米,基部微具鞘,多具腋芽。花腋生;萼片5,绿色;花冠漏斗状,白色或紫红色;雄蕊5。蒴果卵圆形,内含黄褐色种子。花期夏、秋。

归经

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肝、脾二经。"

性味

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辛苦,微寒。"

功能主治

祛风,除湿,消痈,散结。治风湿痹痛,痈疽,肿毒,疗疮,痔漏。
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消痈散结,祛风除湿,解毒益气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。外用: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复方

①治关节炎:二叶红薯一两五钱,酌加酒水各半煎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②治痈疽疔疮:二叶红薯一握,红糖(或冬蜜)适量,捣烂外敷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③治痈疽疔疮,无名肿毒:二叶红薯一至二两,洗净,煎汤调红糖内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④治痔疮漏血:二叶红薯一两,猪大肠一斤,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