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款冬花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隰草部 |
中文名 | 款冬花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杨时泰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款冬花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杨时泰 |
更多 | 《本草述钩元》清·杨时泰(公元1644-1911年) 著 |
出关中雍华溪涧间。丛生。似葵叶而大。罔顾冰雪。先春而花。去土一二寸。出萼色青紫。通直而肥。开时色黄。花在根下也。世多以枇杷花伪充之。故其效不着。
味辛有甘。气温。散而能降。于肺无迕。入手太阴经。杏仁为之使。畏贝母。得紫菀良。
润心亦用之款肾之心冬花得治嗽要百部天麦于上焦卧时嚼一丸。薄荷汤下。
子煎汤漱口。乃以薄饼敷〔论〕款冬冒霜雪而花。花在根下。缪氏谓其阴中含阳。卢氏谓其水里阳生。二说精确。
乎。
借化所大而之合〔修治〕花未舒者良。去梗蒂。甘草水浸一时。晒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