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斑蝥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崇原》·卷下\本经下品 |
中文名 | 斑蝥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志聪·清(公元167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斑蝥·《本草崇原》·张志聪 |
更多 | 作者: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,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;朝代:清·康熙十三年;年份:公元1674年。 |
气味辛寒,有毒。主治寒热鬼疰蛊毒,鼠 恶疮,疽蚀,死肌,破石癃。
(斑蝥甲虫也,斑言其色,言蝥其毒,如矛刺也。所在有之,七八月在大豆叶上,长五六分,大者寸许,黄黑斑纹,乌腹尖喙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神农本草经》云∶春食芫花为芫青,夏食葛花为亭长,秋食豆花为斑蝥。冬入地中为地胆,其斑蝥甲上有黄黑斑点。芫青青绿色,亭长黑身赤头,地胆黑头赤尾,色虽不同,功亦相近。)
斑蝥感秋气,食豆花,气味辛寒,色兼黄黑,盖禀金水之化而为毒虫,故主散恶毒,消恶疮,攻死肌,破石癃,乃以毒而攻毒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