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琥珀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新修本草》·卷第十二 |
中文名 | 琥珀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苏敬(等)·唐(公元65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琥珀·《新修本草》·苏敬等20余人编写 |
更多 | (公元 659 年)唐.李绩(苏敬)撰。五十四卷。原书已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包括药图、图经、本草三部分,收载药物 844 种, 详细介绍性味、产地、效用等 。 |
味甘,平,无毒。主安五脏,定魂魄,杀精魅邪鬼,消瘀血,通五淋。生永昌。
旧说云是松脂沦入地,千年所化,今烧之亦作松气。俗有琥珀中有一蜂,形色如生。《博物非实。此或当蜂为松脂所粘,因堕地沦没耳。有煮 鸡子及青鱼枕作者,并非真,唯以拾芥为验。俗中多带之辟恶。刮屑服,疗瘀血至验。《仙经》无正用,惟曲晨丹所须,以赤者为胜。今并从外国来,而出茯苓处永无有。不知出琥珀处,复有茯苓以否?
〔谨案〕 ,味甘,平,无毒。古来相传云∶松脂千年为茯苓,又千年为琥珀,又千年为 。然二物烧之,皆有松气,为用与琥珀同,补心安神,破血尤善。状似玄玉而轻,出西戎碛中得者,大则方尺,黑润而轻,烧作腥臭,高昌人名为木 ,谓玄玉为石 。洪州土石间得者,烧作松气,破血生肌,与琥珀同。见风拆破,不堪为器量。此二种及琥珀,或非松脂所为也。有此差舛,今略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