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鱼胆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鱼胆草 |
拉丁名 | Yú Dǎn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金盆、青鱼胆草、水灵芝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丘陵地区的沟边较湿润处。分布四川、湖北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分类草药性》 |
更多 | 为龙胆科植物鱼胆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鱼胆草
拼音注音
Yú Dǎn Cǎo
别名
金盆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青鱼胆草、水灵芝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鱼胆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生境分布
生于丘陵地区的沟边较湿润处。分布四川、湖北等地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全体光滑。根黄色或黄褐色,略分歧,须根较少。茎基部多分枝,较纤细,不明显的四方形,具四纵棱。单叶对生,近于无柄;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~4厘米,宽1~3毫米,先端尖或稍钝,边缘略反卷,两面均绿色。聚伞状圆锥花序,花梗纤细,长1.5~4.5厘米;萼片4,线状披针形;花瓣4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天蓝色或淡紫色,内侧基部有2个腺体,腺体周围有长毛;雄蕊4。蒴果椭圆形。种子多数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性凉,味苦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火淋。敷疮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清肺热,杀虫。治黄疸,喉头红肿,恶疮疥癣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2钱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