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吐铁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吐铁 |
拉丁名 | Tǔ Tiě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泥螺、麦螺、梅螺、土螺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分布我国沿海一带,尤以东海为多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 |
更多 | 为泊螺科动物泥螺的肉。5~9月间,于海滩上捕取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吐铁
拼音注音
Tǔ Tiě
别名
泥螺(《纲目》),麦螺、梅螺(《闽中海错疏》),土螺(《医林纂要》)。
出处
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
来源
为泊螺科动物泥螺的肉。5~9月间,于海滩上捕取。
生境分布
分布我国沿海一带,尤以东海为多。
原形态
贝壳圆形,高10~19毫米,宽7~14毫米,质薄而脆,幼时白色透明,大时呈黄色,不透明;螺旋部不凸出,壳面平滑,具有许多细致的环纹和纵纹;壳口广大,长度与壳高相等。体柔软,长约40毫米,宽约15毫米,长方形,不能完全缩入壳内;色灰黄或红黄色,皮肤稍透明。前端有头盘,大而肥厚,呈履状,前端微凹,后端略分为两叶,被覆贝壳前端的一部分。眼退化,埋藏于头盘的皮肤中。外套膜不发达,为壳所遮盖,其后变成肥厚的叶片,一部分转向贝壳的背面。足的跖面广大,前瑞圆,后端略成截形,约占身体全长的3/4,两侧足肥大,其边缘及头盘的后端,各遮蔽贝壳的一部分。
生活于浅海的泥滩上。杂食性,能吞食泥沙、藻类及少数无脊椎动物的卵等。
性味
甘咸,寒。
①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味咸,寒,无毒。"
②《本草从新》:"甘酸咸,寒。"
功能主治
补肝肾,益精髓,明目,生津,润燥。
①《本草从新》:"补肝肾,益精髓,明耳目。"
②《医林纂要》:"除烦醒酒。"
③《纲目拾遗》:"润喉燥,生津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盐、酒渍食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